【草原牧區行·內蒙古篇⑤】鄂溫克旗——創業園里的創新故事
【草原牧區行·內蒙古篇⑤】
光明日報記者 陳旭
“我叫托迪,托起太陽的托,愛迪生的迪!毖矍斑@個短發姑娘,說起話來干脆利索、朝氣十足。
作為厄魯特蒙古族服飾非遺項目的第五代傳承人,托迪在呼倫貝爾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自主創業,開了一家店面。店里掛滿了各種服飾,仔細端詳,能看出是蒙古族風格,但似乎又和傳統印象中的蒙古族服飾有些許不同。
當記者問起其中緣由,托迪沒有直接回答,反倒走向一件衣服!澳憧,這是件風雨衣,我們呼倫貝爾人叫它‘嗦卜’!蹦闷鹨陆笠唤,托迪接著說,“這件衣服的面料是俄羅斯進口毛呢,我只是在衣襟邊加入了厄魯特蒙古族服飾的花紋!
“還有這件,是絲綢長衫,我只保留了民族盤扣元素,還有一點手繡圖案做點綴!蓖械细嬖V記者,她的設計理念是做減法、化繁為簡。
“我們厄魯特蒙古族從新疆移牧呼倫貝爾的哈拉哈河流域,至今已有300年左右,祖輩們傳下來的服飾風格樣式、縫制技巧、選材制材用材等,并沒有消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!
“怎么讓百年流傳的民族服飾更適合現代化生活,這是我多年來思考的主要問題!
“立領、右衽、偏襟、盤扣,是我們厄魯特蒙古族服飾的最基本元素,保留這些元素,就保留了精氣神,就可以在新材料新面料上做文章嘛!
…………
與托迪聊天,記者有種很強烈的感受:這是位有故事的非遺傳承人。
“我從小看媽媽拿著手針起起落落,雖然高中畢業后去了國外留學工作,但我心里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從來沒有減輕過!睅啄昵,托迪下決心要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發揚光大,回國后用了兩年時間跟著媽媽系統學習,并在2015年再次出國,攻讀服飾設計專業研究生。
“在國外時,媽媽給我打電話說,家鄉要開個創業園,我們去開店創業吧,扶持力度很大呢!”心心念念“媽媽傳承,我創新”的托迪和媽媽一拍即合。
2016年,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正式啟動,現在已有非遺傳承人34名。托迪成為其中一員,享受著免房租,免網絡費,免費進行創業培訓、創業指導,優先辦理創業擔保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政策。
“這些優惠政策減輕了我的創業壓力,讓我能放心大膽地改良創新、專注設計,F在,我們訂單不斷!”接過媽媽的接力棒,托迪把國際視野和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,開始自己獨具特色的非遺傳承創新之路。
采訪托迪時,她剛參加完內蒙古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,這已是她參加的第10個比賽。
“下一步,我還要去廣州、深圳參加活動,開線上直播,把我們厄魯特蒙古族服飾文化傳播得更廣。對了,我還在呼倫貝爾學院開設了厄魯特民族毛氈藝術品培訓班,讓更多孩子加入傳承創新的隊伍中!蓖械闲χf,其實她的性格更像她名字的蒙古語意思——“鸚鵡”,“生活要五彩斑斕,性格要能說會道,才能更好地傳承創新,你說是吧!”
《光明日報》( 2022年11月15日 04版)
相關新聞: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,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,一切權利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。
- 河北新聞
- 地區新聞
- 娛樂新聞
- 1歐米茄“封神之作”,只有愛彼、朗格、江詩丹頓
- 2晴天余額不足!河北明晚起新一輪雨雪天氣來襲
- 3著手細微處 書寫大民生!衡水市深入開展“微改
- 4河北廊坊設立“黨群會客廳”服務城市微治理
- 5【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】“互聯網+醫
- 6石家莊市全面推廣基層電子證明打造網辦新模式
- 7冀云圖觀丨“河北場景”連連看③向著星辰大海,
- 8【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】河北:設計
- 1中國(河北)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在上海舉辦
- 2石家莊市5條街道入選省“四化”樣板示范街道
- 3石家莊市新增96個“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區
- 4石家莊趙縣扎實開展“進百!本上宣講活動
- 5石家莊趙縣持續開展域外人才“雁回巢”活動
- 6石家莊市元氏縣趙同鄉打好移風易俗“組合拳”
- 7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 50集微紀錄片《貢獻
- 8正定縣養老機構多種形式開展“119”消防宣傳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