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blockquote id="soifb"></blockquote>
  • <i id="soifb"><bdo id="soifb"></bdo></i>
    當前位置: 河北網首頁 新聞中心 國內新聞 正文

    【草原牧區行·內蒙古篇⑤】鄂溫克旗——創業園里的創新故事

    時間:2022-11-16 18:04河北網(www.t7eal8h.cn)
    河北網(www.t7eal8h.cn)權威媒體 河北門戶

    【草原牧區行·內蒙古篇⑤】

    光明日報記者 陳旭

    “我叫托迪,托起太陽的托,愛迪生的迪!毖矍斑@個短發姑娘,說起話來干脆利索、朝氣十足。

    作為厄魯特蒙古族服飾非遺項目的第五代傳承人,托迪在呼倫貝爾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自主創業,開了一家店面。店里掛滿了各種服飾,仔細端詳,能看出是蒙古族風格,但似乎又和傳統印象中的蒙古族服飾有些許不同。

    當記者問起其中緣由,托迪沒有直接回答,反倒走向一件衣服!澳憧,這是件風雨衣,我們呼倫貝爾人叫它‘嗦卜’!蹦闷鹨陆笠唤,托迪接著說,“這件衣服的面料是俄羅斯進口毛呢,我只是在衣襟邊加入了厄魯特蒙古族服飾的花紋!

    “還有這件,是絲綢長衫,我只保留了民族盤扣元素,還有一點手繡圖案做點綴!蓖械细嬖V記者,她的設計理念是做減法、化繁為簡。

    “我們厄魯特蒙古族從新疆移牧呼倫貝爾的哈拉哈河流域,至今已有300年左右,祖輩們傳下來的服飾風格樣式、縫制技巧、選材制材用材等,并沒有消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!

    “怎么讓百年流傳的民族服飾更適合現代化生活,這是我多年來思考的主要問題!

    “立領、右衽、偏襟、盤扣,是我們厄魯特蒙古族服飾的最基本元素,保留這些元素,就保留了精氣神,就可以在新材料新面料上做文章嘛!

    …………

    與托迪聊天,記者有種很強烈的感受:這是位有故事的非遺傳承人。

    “我從小看媽媽拿著手針起起落落,雖然高中畢業后去了國外留學工作,但我心里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從來沒有減輕過!睅啄昵,托迪下決心要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發揚光大,回國后用了兩年時間跟著媽媽系統學習,并在2015年再次出國,攻讀服飾設計專業研究生。

    “在國外時,媽媽給我打電話說,家鄉要開個創業園,我們去開店創業吧,扶持力度很大呢!”心心念念“媽媽傳承,我創新”的托迪和媽媽一拍即合。

    2016年,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正式啟動,現在已有非遺傳承人34名。托迪成為其中一員,享受著免房租,免網絡費,免費進行創業培訓、創業指導,優先辦理創業擔保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政策。

    “這些優惠政策減輕了我的創業壓力,讓我能放心大膽地改良創新、專注設計,F在,我們訂單不斷!”接過媽媽的接力棒,托迪把國際視野和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,開始自己獨具特色的非遺傳承創新之路。

    采訪托迪時,她剛參加完內蒙古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,這已是她參加的第10個比賽。

    “下一步,我還要去廣州、深圳參加活動,開線上直播,把我們厄魯特蒙古族服飾文化傳播得更廣。對了,我還在呼倫貝爾學院開設了厄魯特民族毛氈藝術品培訓班,讓更多孩子加入傳承創新的隊伍中!蓖械闲χf,其實她的性格更像她名字的蒙古語意思——“鸚鵡”,“生活要五彩斑斕,性格要能說會道,才能更好地傳承創新,你說是吧!”

    《光明日報》( 2022年11月15日 04版)

    相關新聞:

    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講話(全

    新疆打造“菜籃子”基地和全季蔬菜供應保障基地

    西藏察雅:寧靜的藏東峽谷

    臺胞分享就業經驗:“登陸”要趁早

    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(和音)

    責任編輯:美景
    0

    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,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,一切權利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。

    Copyright (C) 2012-2012 河北網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:冀ICP備19001943號-5

    未經河北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

    亚洲一级毛片